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中文版 | ENGLISH

NEWS

综合新闻

(022)84236606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新闻 > 华勘要闻
“十五五规划调研行”——江西省地勘局、省地建投集团公司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来源:调研组

“坚持管理扁平化、队伍专业化、经营集团化方向,按照地质研究、地质勘查、工程建设三大任务板块,分类整合、分步改革”,是江西省地勘体制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。2021年1月,完成“一局一院一集团”改革重组。目前,地勘局主要管理20个处级事业单位(地质队),省地建投集团接受地勘局管理,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独立经营。

一、坚持“三化”改革方向

 江西省是矿业大省,历史上存有地矿、核工业、煤田和有色金属四个地勘局,现尚有在编事业人员1.29万人。队伍规模大、部门重复设置、职责交叉重叠,曾是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。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、省地质局党组书记饶清华介绍,针对问题,省委省政府于2020年将地勘队伍改革列为全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,依照“三化”原则,重组省域地勘队伍,旨在建立符合新时代国家地质资源战略、适应市场化要求的地质工作体系。改革以来,事企职能得以明确,机构编制得以精简,企业化程度不断提高。现全局拥有各层级、类型企业近300家,2024年经营规模300余亿元,晶安高科、新瑞丰、丹霞生物和兴中新材料公司等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一同参加调研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称,江西省地勘队伍改革做法值得总结,特别是省地建投集团是改革的产物,实属行业的标杆。

坚持企业化改革,推动事企分开是华勘多年坚守的工作原则,仍将是“十五五”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。以江西局为鉴,就要锚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、机制性梗阻,继续做好体制改革、机制优化、制度完善三篇文章,全方位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。

二、坚持“地质+建设+投资”公司定位

省地建投集团是以江西中煤集团为龙头,以原四个地勘局工程建设为主干组建的。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胡军将公司发展历程总结为四句话:因改革而生、因开放而行、因创新而胜、因党建而强。集团自组建以来,坚决摒弃以往单一靠施工靠劳务发展思维习惯,创新“地质+建”“投资”发展思路,聚焦资源、资本、资金、资产“四资联动”,着力构建市场化“资源+工程+贸易”等产业链条,布局人才链、创新链、资本链,搭建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,拟用3-5年将公司打造成自然资源领域“省内一流、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”国有现代企业集团。2023年经营规模实现300亿元,2025年预期合同额可达400-500亿元。

加快产业结构跃迁升级,是“十五五”构建“创新引领、特色鲜明、链条完整、实力雄厚”华勘新的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,以地建投集团为鉴,关键要统筹传统与新兴产业并行快跑、技术服务和资本创新双轮驱动、专业平台和队域协同发力、数实融合和矿地融合发展,推进产业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,由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。

三、坚持“区域+渠道”模式创新

省地建投集团始终将战略目标定位为:打造集工程设计、勘察、咨询、施工、投资等全产业链,创新推动“六商”建设,即做实做强专业资源投资商、特色化城乡运营商、国际化知名承包商、智能化建造集成商、绿色化矿材生产商、综合化水环服务商。近年来,在持续打造工程施工全产业链条的同时,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“生态修复+N”发展模式,实施的寻乌县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,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项目,入选自然资源部《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》,为全国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提供“寻乌经验”。此外,围绕“生态修复+”土地整治、旅游地质、富硒土地改造、山水工程、自然遗产申报等,都有可圈可点可资借鉴的实践做法。

攻坚推动市场开发模式突破,关键要因势利导、因时而动、因地制宜。以地建投集团为鉴,就要立足“技术先行,商务跟进”,推进技术、资源和资本深度融合,实现“资源+资本”“产业+金融”创新突破,在区域布局、渠道建设、模式创新上稳好存量、做优增量。

四、坚持“两个市场”互融共进

开放发展,关键要深度融入双循环格局中。胡军指出,做大做强国际工程承包商,成为省“走出去”的标杆,是地建投集团整合全省地勘施工力量的初衷。集团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和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个,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14个,近些年来,着力将“走向世界,跨国经营”作为市场布局的重点,着力对外援助、房屋建设、公路建设、能源矿业、水利电力、市政建设,加强与埃塞俄比亚、纳米比亚、乌干达等多个国家业务往来。成功加入联合国全球市场(UNGM),即联合国全球采购供应商,通过实施“资源+工程+贸易”行动,业务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在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排名中,2020年为85位,2021年为75位,2022年为68位。

在“走出去”的征程中,华勘有着近30年的历史,在近60个国家(地区)留有奋斗的痕迹。以地建投集团为鉴,就是要坚定不移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加速推进中南非区域中心建设,做实东南亚、南美区域根据地,布局中亚等新的国别市场,进一步扩展外向型经济占比。